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小心藥物對駕駛產生的影響

美國FDA在12月11日有一份衛教宣導,提醒服藥後可能會對開車有所影響。

大部分的藥物在吃了以後開車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還是先問清楚再上路,以策安全。大家已經耳熟能詳酒後不駕車,而一些處方藥和成藥和飲酒一樣,的確會影響駕駛安全,因為吃了這些藥之後可能造成:

想睡覺、視覺模糊、頭昏眼花、行動遲緩、頭暈、不能集中注意、噁心、興奮

在美國有些州如果吃了特定的藥被發現開車,後果就像酒後駕車一樣,會有麻煩。了解所吃的藥或是合吃了哪些藥會影響駕駛,事關個人、乘客和其他路人的安全。

會危及駕駛安全的藥物包括:

‧治療焦慮的處方藥
‧一些抗憂鬱藥
‧含可待因的產品
‧一些感冒藥和抗過敏藥
‧鎮定劑
‧安眠藥
‧止痛劑
‧節食藥、保持清醒的藥以及含有興奮劑(咖啡因、麻黃素相關藥)

含有興奮劑的產品可能造成興奮或愛睡,駕駛時千萬不能以酒類和藥物合用

非開車不可時,注意下列事項:

1. 除非醫生告訴你停藥,按照處方劑量繼續服用;
2. 詢問醫師、藥師吃的藥有什麼副作用,哪些可能影響駕駛;
3. 完整告訴醫師、藥師你在吃哪些藥,包括處方藥、成藥和草藥,吃後有什麼感覺;醫事人員可能會:調整劑量、調整服藥時間和劑量、加些運動和營養以減少所需用的藥或是換一種比較不會造成愛睡的藥。
4. 吃完藥或膳食補充品之後自我注意身體有什麼反應,有哪些感覺;
5. 緊急時要帶著服藥單,有藥名和劑量。

八月暑假,受到圓桌生命教練無私的啟迪,感恩的季節,收到不少祝福,特別是遠方知己溫馨的關愛,感動莫名,期能不負所望,繼續學習如何使用自己,幫助別人,把愛傳出去,祈願來年平安喜樂。中華民國九十七年(2008)歲末。

1. Some Medications and Driving Don't Mix. FDA Consumer Update
2. 哪些藥物會影響安全駕駛 新華網2007年08月07日
3. 醫師未警告副作用 病人駕駛傷人被訴連帶責任 網誌2007/12/12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美國興起藥物臨床實效研究 加強藥物安全

本文取自醫藥經濟報 http://www.yyjjb.com.cn/ 發佈時間: 2008-12-10

來自《紐約時報》的消息,10月上旬,Sylvia Syvenky太太到牙科診所做例行牙科檢查,本來打算換兩個牙套的她突然窒息,被緊急送往附近的大學醫院,搶救結束後,醫生請她簽署加入一項新藥臨床研究。Syvenky太太已年過70,比常規的臨床研究受試者年齡大得多,而且病況複雜,一般的臨床試驗很少接納像她這樣的高齡、高風險患者。

臨床實踐缺口大

目前,美國有關各方正興起一股搜集新臨床證據的浪潮,專門針對像Syvenky太太這種典型的複雜症狀患者,找出最好的治療方法,彌補某些醫學臨床實踐方面的知識缺口。

推動這方面研究的宣導者包括醫學研究者、醫學協會會員和保險公司人員,他們竭力遊說國會資助由獨立研究機構進行所謂“療效比較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受資助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客觀評價治療效果,並發現臨床治療中是否存在相關知識或證據的缺失。一旦發現缺口,則由該獨立研究所發起“真實”或“有實效性”的臨床研究,發掘、搜集最佳臨床方案的證據。

大部分的醫學研究會仔細挑選沒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參與研究,以求獲得比較清晰的結果。他們往往不注意藥物在臨床中的長期影響,只看到其有助於最初治療就斷定該治療有效。雖然這類臨床研究可能有助於幫助藥廠通過FDA的藥物審批,或解決某一個特定的研究課題(比如確定用藥劑量),但可能使許多患者和醫生陷入麻煩中,因為這類研究無法得知新藥或治療方法一旦應用在病情複雜的現實患者身上會起何種作用。這類局限性研究雖然有一定價值,但不足以解決實際問題。事實上,當醫療費用逐漸高啟,符合真實情況的臨床資料將變得更為重要。很多做過上千人臨床試驗的新藥針對老人和複雜病況的研究資料明顯不足,也正因為這樣,藥品的安全性問題才一再出現。

【畫外音】新藥研究是一項耗時耗錢的高風險項目。新藥的審批原則是,任何被證明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得到FDA和其他藥政管理部門的批准。作為新藥的第一次申報審批,任何藥廠都希望找有把握的適應症和治療物件順利通過臨床試驗,這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藥廠會在臨床試驗設計時,儘量選擇簡單的病人,做容易通過的臨床試驗,而在申報時喜歡用更大範圍的患者群和適應症申請新藥,擴大用藥對象和市場份額,這就有點欠妥了。

在許多臨床試驗中,凡是有多種疾病、有多種併發症或服用多種藥物的年邁體弱病人常常被排除在外,這種有意的風險控制在新藥臨床試驗中非常普遍。因為新藥上市主要看藥品是否安全有效,沒人願意把臨床試驗設計得太複雜或加大風險係數。如果新藥臨床試驗不是先易後難,藥廠的投資回報就得不到保證,就不會有動力做後期擴大適應症或有難度的試驗。

實效研究有多難

事實上,實效研究除了本來就缺乏相應資料以外,還缺乏研究經費和資源,因為要進行更多與真實情況接近的臨床研究,還牽涉到醫學研究的資金和管理問題。FDA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的藥品政策主任RobertTemple博士表示,FDA並沒有切實可靠的法規,規定如何證明某藥有效,很多時候是依據已知的藥物短期效果及對長期效果的預測。

他承認大型實效研究的確存在一些缺陷,這些實效研究要求制藥公司必須在更大範圍內評價藥物的可能效果,若採用短期研究的方式對1萬人做大型研究,該研究可能永遠無法完成。

有生物統計學專家指出,臨床實效研究的實施存在困難,除非將試驗設計得儘量簡單,比如只檢測“是否住院治療”或“死亡”等一些重要的結果指標,而不是檢測服用了多少藥物、研究進程有多順利,或X射線檢測有多準確之類。又如,某些手術的技術性很強,除了少數一些醫學中心外,一般醫院很難做到,這種手術的實際效果就不會很好。臨床實效研究只需要告訴我們,某項手術(或療法)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不是討論其為什麼達不到。另一個問題是誰為這些研究買單,保險公司會為醫療保健買單,但不會資助臨床研究,因為如果證明某些治療有效,保險公司可能就得為這些治療買單。

“制藥公司有時會進行這類實效研究,不過通常是在某些藥物出現問題,以及研究可能會影響藥品的市場地位時。”美國藥品商業監管事務副主席Alan Goldhammer說。

【畫外音】做貼近現實的大型臨床試驗,既費時,又費錢,而且風險很大。完全由藥廠組織發起這樣的研究,沒有一定的鼓勵和保護政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讓政府、保險公司、獨立醫療機構和民間資助和組織這類研究很有必要。無論試驗取得何種結果,對臨床醫療實踐都大有幫助。

強生無私解囊

Syvenky太太隨機參與的是針對奈西立肽(nesiritide)的大型臨床研究。奈西立肽為擴血管藥,2001年通過FDA 審批,批准依據是考察給藥數小時內呼吸狀況改善的研究結果,研究排除了病況複雜的心衰患者。2005年,研究人員將多項奈西立肽研究資料彙集分析後發現,該藥會損傷腎功能,還有分析發現它會增加患者死亡率。隨後,奈西立肽銷量急劇下降。

沒有研究可以明確這些風險的真實性,而將多個小型研究集合在一起進行的所謂薈萃分析又可能產生誤導。專家表示,對同期系列研究做薈萃分析的結論正確率僅為60%,這種分析方法只是在假設或臨床試驗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才有效,作為證據就跟投硬幣判生死差不多。

因為擔心影響藥品銷售,奈西立肽的生產廠家強生公司請求哈佛醫學院心臟病專家Eugene Braunwald博士組織專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討論,結論是:奈西立肽只能用於病情最嚴重的住院病人。同時,強生需要組織實施一項大型的、更貼近現實的臨床實效研究,考察該藥對典型患者的臨床效果。

這個結論直接促成了這項關於奈西立肽的臨床研究,還獲得了強生公司提供的研究經費。這項臨床研究由一個獨立的學術行政管理委員會指導,整個實施過程、設計以及資料分析都在杜克大學通過一個學術協會協調負責。研究伊始,曾有專家擔心找不到足夠的受試者,但目前患者招募工作已超過預期,據稱是研究人員的熱情起了作用。正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所長Elizabeth Nabel博士所說的那樣:“很多研究人員願意開展更多的這類臨床研究。但是研究預算有限,(研究人員)只能做那麼多。”

【畫外音】強生在外界的壓力下,經過1年多的考慮權衡,終於同意讓獨立機構進行比較臨床試驗,不僅給予經費支持,還做到不介入和干涉臨床試驗設計、實施和結果分析,這種姿態還是值得讚賞的。

目前,FDA正在密切關注臨床試驗和新藥審批方面的改革,有資訊表明,FDA已經對適應症廣泛的重磅藥審批採取越來越謹慎的態度,對藥品適應症標記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不提供更貼近臨床現實的真實資料,不做相應的資料比較,想要擴大臨床適應症恐怕越來越難。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臨床試驗,尤其是上市後的Ⅳ期臨床試驗,應當更多地考慮老人的使用安全問題,不能僅做些表面文章,靠走捷徑挑選“優質”病人,做“漂亮”的統計分析擴大臨床適應症。在美國老齡化程度加劇和醫療需求越來越難滿足的時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更多的老人參與臨床試驗是一件好事。因為藥品消費的很大群體是老人,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人,誰能開發出適用於這些物件的新藥,或證明已上市老藥用于多病症老人安全有效,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動權。讓新藥臨床研究更貼近現實,讓老年人對症下藥,安全用藥,甚至個性化用藥,將是制藥工業界努力的方向。

鏈結

禮來撤回欣百達新適應症申請

欣百達(Cymbalta)是禮來公司的一個重磅藥,它的適應症是治療抑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痛和纖維肌痛。最近,禮來宣佈已撤回增加該藥用於管理慢性疼痛新適應症的所謂新藥補充申請(sNDA),計畫在2009年上半年添加新的臨床資料後再申請該適應症,新增加的臨床試驗資料來自最近完成的一項欣百達治療慢性關節炎膝痛試驗。

禮來撤回的申請是今年第二季度遞交FDA的,這項申請基於3項臨床試驗結果:一項是治療慢性關節炎膝痛取得滿意結果的臨床試驗,另兩項試驗針對慢性腰背痛,其中一項結果比較理想,另一項雖有一定的資料支援,但沒有達到試驗終點。在禮來與FDA進行討論時,審評官員對臨床試驗方案設計、藥物療效觀察及其試驗結果的統計方法處理提出了諸多疑問。

禮來對欣百達抱有很大期望,預計該藥的年銷售額將達到20億美元,撤回擴大新適應症的申請對禮來而言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FDA對重磅藥及其新適應症審核更加謹慎。除非有足夠的臨床試驗資料和客觀的對比試驗,FDA不會輕易批准或擴大上市產品的適應症。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肥胖是基因造成的嗎?

人類基因解碼以來,陸續發現許多疾病與基因有關,甚至酗酒、抽菸、吸毒、賭博、嗜血…等等,一些性向或癖好也逐漸和基因拉上關係。俗云天命難違,投胎為人那一刻似乎都已註定,何其無奈!

有關肥胖和基因的關連性,蘇格蘭Dundee大學的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所- Pharmacogenomics in the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有五位博士聯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提出研究論文指出,某些人的基因會讓他喜歡炸薯條而不是蘋果,容易肥胖其來有自。

他們找了4歲到12歲2726名蘇格蘭兒童,測量他們的身高和體重,檢查他們的FAO基因、脂肪堆積、精力消耗和食物攝取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性。結果發現,具有FAO變異型基因者有攝取過多熱量的傾向,每餐多吃下100卡,長期下來體重增加。這個發現並不是說有了FAO變異就會吃太多,變得肥胖,而是是可能有吃較多油脂性食物的傾向。研究者說只要你不多吃,基因並不會讓你過重,還是要由你自己來決定的。這個研究的結論和現代孩童的肥胖是起因於隨處都有低價、高熱量食物的理論相吻合。

早先科學家已經發現FAO基因和肥胖有關,但不知道原因,其他大多數被認為會影響體重的基因都會對食慾有所影響,蘇格蘭的學者想要知道FAO基因是否和飲食行為或是和體內燃燒熱量有關,所以找了這些孩童來研究,發現63%孩童帶有至少一套FAO變異基因,這和先前發現大多歐洲白人的情況相符,帶有一套的肥胖機率增加30%,帶了兩套的機率增加將近70%,其他人種像中國人,這種變異基因存在的比率大約是歐洲人的一半。

他們發現帶有變異基因的孩童在代謝率、體能活動和所吃食物的總量並無差異,所能發現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喜好吃高熱量的食物,平均來說比沒有這種基因的多吃了100卡。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學者認為,吃得較多可能是對熱量的需要使然,而不是對油脂食物有所喜好,油脂是獲得較多的熱量的好方法。為吃而吃,大麥克堡的熱量要比蘋果多得多了。

其實對於吃得豐富但是經常運動的人,並不需要因為這個研究結果在攝食或生活型態上做什麼修正,能這樣做的無論有或沒有FAO變異基因,結果都是正向的。這個研究不過是打破過去、而且現在仍在流傳的有關於肥胖的迷思,像是:我骨架本來就比較大、我的代謝比較慢、喝水都胖、或是這就是我的基因造成的,雖然有極少數的肥胖是由基因所致,絕大多數的情形基因的影響微弱,可以藉由飲食及運動來控制。

有所成就的人,通常練就了勉強自己做不喜歡事情的功力,而且持之以恆,百折勇往,或許命運捉磨未必能成,但此生無憾也是成就了自己,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句話,至少對於肥胖控制是正確的,或許痛下決心,減少口腹之慾,勤加運動鍛鍊,體重自可恢復正常;至於酗酒、吸毒…等等癖好,相信也是一樣情形,縱使有先天的因素,但是堅強意志力,不隨狐群狗黨廝混,避免一切可能被誘惑的機會和場所,終可免己陷於不能自拔的困境。

1. Gene may explain why some go for fatty foods- Study: Kids with common genetic variation ate 100 extra calories per meal. MSNBC Dec. 10, 2008.

2. An Obesity-Associated FTO Gene Variant and Increased Energy Intake in Childr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9(24):2558-2566, December 11, 2008.

3. Obesity gene link to a preference for fattening foods. University of Dundee Press & Publications, 11 December 2008.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讓歡愉傳出去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一位副教授和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從1983到2003,歷經20年的研究,追蹤4739人,結果顯示愉悅並非是單一現象,我們能從朋友和家庭成員抓住愉悅,就像感染了”情緒病毒”一般,只要在團體中有一人覺得歡喜,研究者經過三層關係(這個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還能覺察到他的快活,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情可以感染到一些未曾謀面的人們。研究者認為,尤其在美國,大家慣於在個人的堡壘中,然而當中的某人,也許是一件很小的事,對於許許多多其他人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我們所想的,所感受到的,正經由社會網絡產生迴響。平均來說,在我們的社會關係中,每一位歡愉的人增進你自己興致的機會有9%,而且感染其他人歡愉的這種效果可維持一年之久。

參與這個研究的人都登記了他們親密的朋友、家庭成員、鄰居的聯絡資訊,研究者共建立了五萬多個社交關聯,結果發現,當有人獲得了愉悅,這個人的朋友變成愉悅的機會增加25%,朋友的朋友增加將近10%機會,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愉悅的增加機率有5.6%,而加薪5000元只會增加2%,這意味著一位陌生人的好心情比加薪更能提升你的士氣。

愉悅的人對保持彼此的健康有所幫助,已經有些研究連結了愉悅和健康關係,而且較正向描述自己生活的人比那些以負面描述的長壽,大約有十年之久,這或許正是受愉悅的傳撥所賜,越是愉悅就讓你越健康。然而愉悅似乎不能經由電話來傳遞,愉悅只能影響到彼此相距幾哩遠的朋友,你越是沒去接觸人們,就越不能感受到他們的愉悅。

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覺得鬱悶,你只是在責罰自己,悲傷並不像愉悅那麼確切地影響一個社團,研究者發現,在一些友誼的網絡裡,悲傷對這個團體成員有顯著的影響,而對其他人效果非常的小。悲傷不是把你溶入你的社會網絡裡,而是你把人們推離開,儘管我們知道,當悲傷的時候社交圈的支持對我們真的有幫助,相當矛盾的,當我們最需要它時,我們卻傾向於推離人們。

從研究結果知道了自己興致的影響是如何的深遠之後,一位研究者開始做了些改變,確保他自己經常處於爽朗的心境中,例如某天稍晚他下班回去,就在開進家門前,他放了一首非常輕快的調子,到家時他已經跟那流行樂一樣,有著輕飄飄的心境,他希望把他的快樂揉進他一個八歲、另一個六歲的兒子身上,他覺得他不僅僅是要讓他兒子快樂,他也可能讓兒子的朋友們高興,正在做的這些小事他想到的,是為他自己,而終究是為了許許多多的人!

或許在這景氣低迷、哀聲嘆息也難以挽回些什麼的當下,不如發揮一下孟子梁惠王章的精神:獨樂樂不若眾樂樂,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營造週邊朋友間愉悅的芬圍,在等待下一波榮景來到前,為自己也為你的親朋好友,找個機會High一下吧!

1. Dynamic spread of happ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20 yea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Published 4 December 2008, doi:10.1136/bmj.a2338.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8;337:a2338

2. Your happiness could be contagious- Study shows friends and even strangers benefit from your cheery mood. MSNBC Dec. 4, 2008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和一起吃的藥相剋嗎?

又到了歲末,有些老字號公司行庫正準備農民曆贈送客戶,小冊子裡頭通常印有一頁”食物相剋”圖文,似有些道理,也許只是來自道聽途說,蠻有趣的,比較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關係到健康的藥物交互作用,這個議題隨著新藥的開發和用藥普及化,許多已經發現的是經過科學研究、臨床驗證的心血結晶,藥物的交互作用不但影響藥效的發揮、用藥者的安全,甚至是性命交關的問題,臨床藥師在避免藥物交互作用上把關,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美國FDA最進在消費者健康資訊網發布一份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的衛教資訊,內容涵蓋一般用藥常識、藥物和食物、飲料、膳食補充品、藥物和藥物間的交互作用,內容相當淺顯,也許只是藥物交互作用領域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對於一般民眾在用藥安全上的認知和提醒相當有幫助。

~~~使用處方藥或成藥時的注意事項:~~~

1. 一定要仔細看清藥品標示
2. 對你吃的所有藥物都要知道該注意的地方
3. 把藥放在原來的容器中,你比較容易辨認
4. 醫生開了新的藥,就要問清楚,需要避免哪些食物、飲料、膳食補充品、和其他藥物
5. 如果在吃醫院診所開的處方藥,使用成藥之前先問醫師或藥師
6. 最好由同一個藥局拿你所需要的藥
7. 你吃哪些藥要讓照顧你的所有醫護專業人員知道
8. 保留所有你用的處方藥、成藥、膳食補充品(包含中草藥)的紀錄,尤其你要去看診時要帶著這些料,FDA的網站可以得到這方面更多資訊,下載醫藥紀錄樣本。

人們常會將食物合在一塊,像巧克力和花生是不錯的組合,然而吃巧克力再吃某些藥物會帶來風險,事實上吃了巧克力再吃治療抑鬱症用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像Nardil (phenelzine)或Parnate (tranylcypromine)可能會有危險,有些人吃了大量巧克力再吃MAOI可能會使血壓急遽上升,服用MAOI之後其他應避免的食物包括陳年乳酪、臘腸、大臘腸(bologna)、辣味香腸(pepperoni)和義大利臘腸(salami),這些食物和MAOI類藥也造成血壓上升。消費者應當了解有關這些藥品的警告,知道去諮詢醫療專業人員降低交互作用的風險。

~~~藥物和食物、飲料產生交互作用~~~

藥物和食物、飲料產生交互作用的結果可能包括:延遲、降低或增進藥物的吸收,食物會影響某些藥物的生體可用率(藥物倍吸收的程度和速率)、代謝和排泄,下列是一些例子:

酒類:如果你在服藥,建議你避免喝酒精性飲料,酒精會增強或降低許多藥的藥效。

葡萄柚汁:葡萄柚汁是經常會被提起、會產生負面效果的食品,事實上能和葡萄柚汁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到底有多少,還不十分清楚,用降血壓藥或是器官移植後抑制排斥的藥-環黴素(cyclosporine)不應再喝葡萄柚汁,因為葡萄柚汁會使這些藥在體內有較高的濃度,因而比較會引起副作用。葡萄柚汁也會提高抗焦慮藥Buspar (buspirone)、抗瘧藥Quinerva 或Quinite (quinine)、治失眠藥Halcion (triazolam)的血中濃度。

甘草:甘草似乎是比較沒害處的零嘴,可是對一些用Lanoxin (digoxin) 來治療充積性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的人,某些類甘草會增加Lanoxin的毒性,甘草也會降低利尿劑像Hydrodiuril (hydrochlorothiazide) 和 Aldactone (spironolactone)的降血壓效果。

巧克力:吃了某些類藥之後不應該吃大量的巧克力,MAOI只是其中一類,巧克力中的咖啡因也會和興奮劑像Ritalin (methylphenidate)產生交互作用,增強它的藥效,或是降低安眠鎮靜藥像Ambien (zolpidem)的效果。

~~~藥物和膳食補充品產生交互作用~~~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膳食補充品局在國會的證詞,經研究顯示一半或更多的美國成年人經常使用膳食補充品,法定膳食補充品是經口攝取、含有”食品成分”的物質,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草藥或植物,還有那些當作食物補充性的物質。藥物和膳食補充品產生交互作用的實例如下:

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 Hypericum perforatum): 聖約翰草被認為是肝臟酵素激發劑,也就是說會減少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像Lanoxin、降血脂藥Mevacor及Altocor (lovastatin)、治陽痿藥Viagra (sildenafil) ,聖約翰草降低這些藥物在血中的濃度。

維生素 E:維生素 E和抗凝血藥如Coumadin合用會增進抗凝功能,可能增加出血危險。

人蔘:人蔘會妨礙Coumadin的抗凝效果,此外,人蔘能增強肝素、aspirin、非固醇類抗炎藥物像ibuprofen, naproxen, ketoprofen的抗凝血作用,合用人蔘和MAOI像Nardil 或 Parnate會導致頭疼、難眠、神經質以及活動亢進。

銀杏:高劑量銀杏會降低抗驚厥藥物像Tegretol, Equetro或Carbatrol (carbamazepine), Depakote (valproic acid) 控制癲癇的有效性。

~~~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

根據2007年安全醫事執業協會發布的醫事安全報告,每三名看診的病人中有兩人至少會有一個處方,接近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接獲的處方中有四種或更多的藥,病患同時用四種或更多的藥,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遽增。根據一份2008年六月發表在臨床藥理期刊的論文,藥物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造成不良反應,以及藥物從市場中撤回。藥物從市場上撤回是相當嚴重的措施,比較常見的是FDA發布警訊讓公眾及健康照護專業人員知道藥物交互作用所導致的風險。一些常見藥物和其他藥產生交互作用的實例:

Cordarone (amiodarone):
Cordarone用在調整不正常的心律,FDA在2008年八月發布警訊,警告使用Cordarone以及Zocor (Simvastatin)降血脂的病患,當使用Zocor,劑量高於20毫克,再同時用Cordarone時,有發生罕見的肌肉損傷--一種稱作rhabdomyolysis的風險,會造成腎衰竭或死亡,Cordarone也會抑制或減少抗凝血藥Coumadin(warfarin)的藥效,因此你使用Cordarone時也許要降低Coumadin的用量。

Lanoxin (digoxin):
Lanoxin的治療範圍較窄,其他像治療愛滋病的藥Norvir (ritonvair)會提高Lanoxin的血中濃度,因此導致不規則的心律。

抗組織胺:
成藥中的抗組織胺是暫時緩解流鼻水、打噴嚏、鼻或喉嚨癢、眼睛流淚發癢的藥物,如果你正在用鎮靜藥、安神藥或治高血壓、憂鬱的處方藥,你用抗組織胺之前應該先問醫師或藥師,有些抗組織胺藥會增加鎮靜、安神藥的抑制效果(像嗜睡),有些抗組織胺藥的鎮靜效果加上鎮靜安神藥足以影響你的專注能力,如果你的專注能力施長,操作汽車或其他機器會非常危險。抗組織胺藥和血壓藥併用可能使血壓上升,也可能加快心跳。

上述藥品因廠牌不同,中英文名稱繁多,如果需要查詢,可將括號內的英文字放入查詢網站的”成分”欄內,再按”開始查詢”,所有廠牌同成分的藥品中英文商品名就會出現。衛生署藥品交互作用資料庫查詢系統提供較完整的資訊,須由醫事人員登入才能查詢。事實上華人使用中藥的機會相當多,有些是當作冬令進補吃下肚,中藥和所服用藥物間的交互作用也是一門大學問,建議向對這個領域有經驗的臨床藥師諮詢。

1. FDA Consumer Update: Avoiding Drug Interactions, Nov. 28, 2008
2. New Era in Drug Interaction Evaluation: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pdate on CYP Enzymes, Transporters, and the Guidance Process. J Clin Pharmacol 2008 48: 662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