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民主自由與吃飽賺錢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15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2007年全世界有五分之一國家違反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委內瑞拉和中國等世界許多國家的政治自由出現倒退,36%的世界人口不是生活在自由中,其中約一半是中國人。

獨立的人權組織所做的調查,當然有其參考價值,爲弱勢人民發聲,基本上是正確的,然而以西方資本主義豐衣足食的眼光,單獨以"民主自由"當作衡量事理的惟一參數,未免有失偏頗。

以去年十二月正當「去蔣化」鬧得滿城風雨所做的
民調結果為例,比較歷任總統對台灣的貢獻,五成肯定蔣經國貢獻最大,其次是李登輝的一成一,蔣中正百分之六,陳水扁百分之五最低,僅及蔣經國的十分之一。台灣民意的評價,與三位總統的「政績」完全吻合——陳水扁執政時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幾乎是蔣經國時代的一半,而失業率陳水扁時則幾較蔣經國時高出一倍。

蔣經國時代以及之前的 "戒嚴"曾被當時黨外人士極力抨擊,連黨外人士都還輪不上的陳水扁,如今還都在做文章,當然"戒嚴"也成為當年"人權報告"關注的對象,之後號稱"民主先生"和"台灣之子"相繼當家做主,前後20年,也許台灣已走上所謂民主自由之列,但是老百姓得到的是什麼? 國家競爭力消長又是如何? 由西方國家的例子,民生建設和民主自由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從民調數字和這次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已經說明了老百姓要的是什麼。

人權組織也許應該把民主自由和經濟成長當作幾何的x軸和y軸,分成四個象限,既民主又富足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兼顧,要自由或是吃飽肚子,就該由老百姓來決定。以西方資本主義的眼光和境況來衡量公民自由,可能讓空談民主自由的得勢,反而造成民生優勢倒退、兩頭皆空的境地。也許不少人還是懷念"戒嚴"下的生命安全、生活安定,也不願貪腐政權下的"自由" ,與其空談"入聯""返聯"爭取那不著邊際的國際發聲,倒不如廣開善緣發展經貿,以經濟實力展現報負來得踏實。

2008.01.14
蔣經國到陳水扁 龍頭變龍尾
2008.01.16
人權組織:不自由人口 中國最多

沒有留言: